banner

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400-808-2928
  • 咨询热线:18688742064
  •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天安云谷二期4栋20楼2002

专精特新悄然崛起:国产替代助推中小企业成上市主力

发布日期:

  2月7日,人民日报发布《如何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一文,呼吁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专精特新企业正成为上市主力军,而国产替代趋势也成为关注的热点。

  实力崛起:专精特新企业助力产业链升级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代表,虽规模不大,却因其专业、精细、特色、新颖的优势而备受瞩目。这些企业在产业链中具备独特的“独门绝技”,通过专注于某个环节,不仅在创新和抗风险方面有所突出,还在产业链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发展这类企业旨在解决全球经济下行、疫情冲击等问题对我国高新科技发展带来的制约,以及在国内加大中小企业支持,提升供给体系创新力的根本要求。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达12950家,专精特新企业更是超过12万余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20万家。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十大领域。然而,相较于德国的“隐形冠军”,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在国际化方面仍有较大差距。目前,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主要采取直接或间接出口的方式,而在海外设厂、进行绿地运营或国际并购等国际化行为相对较少。

  资本市场青睐:专精特新企业助力高质量发展

  安永与浙江大学联合发布的《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截至2023年8月31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已达956家,主要集中在科创板和创业板。这些企业整体市值以10亿-50亿估值规模为主,占比约为52.93%。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都有大量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北交所作为新兴力量崛起的交易所,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以来,新增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高达41.77%。2023年,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77家,其中43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55.8%。北交所逐渐成为“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报告显示,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在盈利性和增长性大绩效指标上均有显著提升。不过,效率指标仍显著低于其2021年的均值,表明效率提升仍是值得专精特新企业继续努力的方向。

  国产替代崭露头角:专精特新企业成重要趋势

  国产替代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关注的新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正逐渐涌现,而环保节能企业仍有待提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企业正在逐步替代进口产品,推动了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

  以北京宝兰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致力于企业级基础设施软件,通过自主创新逐步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国内中间件软件行业的代表。宁波精达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则在高速精密压力机和换热器装备领域卓有建树,将国产替代推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专精特新未来展望

  专精特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取得显著成绩,但仍需努力提升国际化水平和效率。随着国产替代趋势的推动,这些企业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专精特新企业将继续成为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力军,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做出更大贡献。

wenzhang

专精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