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400-808-2928
- 咨询热线:18688742064
-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天安云谷二期4栋20楼2002
广州“专精特新”企业助力中小企业新年再出发
新的一年伊始,广州以“二次创业”为主题,积极培育“小巨人”企业,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今日上午,广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广州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举行了盛大的乔迁庆典,正式搬入广州新基地,标志着企业再出发的新篇章。
广州市作为全国专精特新企业的聚集地,近期喜讯频传。在过去的岁末年初,不仅有36家企业技术中心入选省级认定名单,还有13家企业跻身省级制造业冠军企业行列。这一系列的肯定表明,广大民营企业在“专精特新”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认定,民营企业均超过了80%的比例。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这一成就的关键。广大民营中小企业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而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则成为其发展的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广州市则在去年12月21日举办了“专精特新小巨人”赋能发展大会,为企业代表进行授牌。
广州回天新材,作为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由中国第一家专业胶粘剂研究所改制而来。20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电子胶粘剂领域的研发与生产,涉及屏幕粘接用胶、电池密封用胶等技术领域,旗下已有百余款产品全面替代进口。公司负责人史襄桥表示,得益于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公司得以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特别是政府为企业搭建的产品线上展示平台,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力。
政策“托举”不仅仅是言之空泛,广州市在近年来持续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高裕跃表示,广州市不仅出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还推出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方案。截至目前,广州已培育了58家专精特新上市企业、2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4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2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融资方面也是政府积极支持的领域。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金不仅累计投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还投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0家,共培育了58家专精特新上市企业。政府还与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等银行合作,推出了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为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专项融资额度,确保企业在贷款、贸易融资、投资和债券等方面有充足的资金保障。
“四化”赋能,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广州市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针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被认为是有力引擎。然而,目前广州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据调查数据显示,九成制造业企业认为进行“四化”转型是企业内在需求,但有五成企业还处于数字化、智能化的初期阶段,三成多企业处于中期阶段,深化融合阶段企业不足10%。
为解决这一问题,广州市在去年推动了“四化”平台赋能专项行动。该行动聚焦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选派了86家“四化”赋能重点平台,支持这些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改造等服务。目前,已有330余家企业参与了评估诊断,广州市还将对符合条件的软硬件项目提供30%的项目投入总额补助。
广州市汇桐实业集团就是其中一家受益的民营企业。该企业计划在新建的总部大楼中建设一个电子仓储系统,以数字化手段提升营销端的效率。总经理张宣浩表示,“评估诊断是我们企业迈开数字化转型之路的第一步。”
服务中小企业也是广州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主任肖泽在驻点企业服务中表示,“政策引导、服务保障、企业对接是我们驻企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肖泽举例,驻点企业期间,他通过组织协调会解决了企业存在的手机信号不稳定的问题。此外,广州市政府为企业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体系,例如成立服务企业“党员攻坚队”,选派机关干部进驻重点工业企业,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协调解决问题。
广州市正以更完善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全年选派市工信局311名干部驻点519家重点企业,提供暖企走访服务3686家次,协调解决企业诉求1226项,帮助企业进行政策申报,争取用地、审批、人才、融资和技术等资源支持。
在未来,广州市将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完善服务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力度支持“个转企、小升规”,持之以恒支持中小企业“四化”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绿色工厂。
在广州,民营企业占据了全市40%左右的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50%左右的进出口额,70%以上的创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95%以上的市场主体。广州市已经培育了58家专精特新上市企业、2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4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2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