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400-808-2928
  • 咨询热线:18688742064
  •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天安云谷二期4栋20楼2002

3年打造250家“小巨人”,广州如何“破译”专精特新成长“密码”?

发布日期:

  “小巨人”是这两年的一个热词,它特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作为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激发创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获得高度重视。

  4月25日上午,在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明确提出新目标:到2024年累计培育5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50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

  从数量看,广州现有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亟需优质企业后备军迅速补位。“小巨人”成长“密码”在哪里?广州如何快速打造更多的“小巨人”?多家企业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除了依靠政策扶持,突破资金、技术等发展瓶颈,市场才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中小企业要增强造血能力,主动融入产业链发展大格局,在持续拓展细分市场的同时,填补产业链安全缺口。

  9成“小巨人”深耕行业超10年

  早在2011年,工信部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中便提出要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含金量,堪比上市公司。

  这一点从其评选标准可见一斑。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评定标准,申报企业在经济效益上必须满足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5%以上等财务门槛,同时企业主导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有率必须位于全省前3位,另外在专利数量以及信息化水平上也必须保持一定竞争优势。

  数据显示,在广州现有的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主导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40%。近两年,这些企业累计获得境外国家或地区认证数量91个、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项目数量757个。

  拥有硬核技术、市场占有率高……这决定了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成长势必是一个“突出重围”的过程。

  2021年,广州掌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跻身工信部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是广州的6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也是14家重点“小巨人”之一。

  这家公司能够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皆因为其在测试软件领域打破了国外垄断。

  掌动智能创始人徐浩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应用软件的生产过程中,测试是必经环节,但由于从前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厂家只能高价购买国外的测试软件。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内应用软件数量的增长成井喷态势,推动测试工具智能化国产化势在必行。

  经过十余年发展,掌动智能形成了面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的多领域、系列化人工智能测试装备工具集群,目前已为银行、电网、物流、运营商等多个行业提供应用软件自动化、智能化监测服务。

  “相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专精特新’更加强调基础与沉淀,它需要工艺沉淀、技术沉淀、供应链沉淀、设计沉淀。”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谢泓表示。

  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十余年聚焦锂电池智能制造行业,为锂电池厂及设备厂等客户提供基于机器视觉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完整解决方案。 董事长张俊峰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近年公司每年研发费用占比均在20%左右,已累计申请专利596件,其中发明专利227件;软件著作权117件和国际专利7件。

  广州雄厚的产业基础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攻克基础技术难题提供了沃土。在广州6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9成以上深耕细分领域长达10年以上,且大多数企业依托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广州支柱产业成长起来,为产业链龙头企业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

  携手“链主”共拓市场

  当下,面临培育2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广州亟需补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队伍。目前,除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外,广州还拥有4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59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根据《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广州将对这些企业开展梯度培育行动。

  在受访人士看来,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的生存问题。广东高成长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罗荣华表示,一些中小企业率先实现了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下一步亟需解决的是产品的市场问题。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金融创新部负责人伍玉锦,长期接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认定业务,他指出,当前广州中小企业申报专精特新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财务数据方面,如营收,利润等核心因素达不到申报标准。

  徐浩也认为,专精特新“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市场占有率提升了,企业才能够走上自我造血的良性发展轨道,尤其是在发展培育阶段,企业需要明确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地位,积极向行业龙头靠拢。

  广州思林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茂林对此感触颇深,他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公司于2010年开始为苹果产业链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2017年正式拿到苹果供应商资质,公司的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思林杰专注于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主要从事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等工业自动化检测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是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今年3月,公司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周茂林表示,中小企业赢得大客户的关键在于形成自己独到的核心技术,具备和大厂竞争的技术能力,更要追求品质保证,做好客户服务。

  “中小企业不要总嫌市场小,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公司,一定要把小的市场做大。”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俊峰也深刻体会到,公司的核心技术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已成为企业拓展市场的核心利器。

  他介绍,超音速研发的外观缺陷检测系统不仅适用于锂电池领域,随着广州氢能产业的加速布局,公司的AI机器视觉产品也已经成功应用在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双极板外观缺陷检测,和质子交换膜的外观瑕疵测量领域。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拓展市场,亟需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呼唤补齐商业情报等企业服务短板。”罗荣华建议,在政策落地的同时,要针对专精特新“小而精”的特色,形成企业服务的闭环,同时联合产业链龙头企业搭建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及时了解细分领域的前沿技术以及市场需求。

  广州“链长制”的实施为此带来了重大机遇。去年,广州印发《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链主”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构建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事实上,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调度下,一些专精特新企业已经自发形成了产业联盟,张俊峰透露,公司已与广州鹏辉能源等合作伙伴共同申请了重大科技专项,合力推进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技术创新。

  在这方面,广州市黄埔区在全市先行先试,已积累了宝贵经验。广州市黄埔区政府一级调研员杨家伟介绍,该区已依托国家工信部大中小融通特色载体这一抓手,打造了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产业等三大支柱产业融通服务平台,带动产业链上超1000家中小企业精细化协作,为视源电子、天赐高新等专精特新企业在全国大市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坚强后盾。

  根据《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这一进程将加速推进,未来广州将把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做优做强产业链相结合,鼓励“链主”企业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放市场、创新、资金、数据等要素资源。

文章来源:21财经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20425/herald/153f8be91

wenzhang

破译   广州   巨人   密码   成长   打造   如何   250   专精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