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400-808-2928
- 咨询热线:18688742064
-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天安云谷二期4栋20楼2002
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道路上发挥强链补链稳链作用
11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第三次中小企业圆桌会议,围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强链补链稳链作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金壮龙指出,中小企业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保持经济韧性和活力的重要力量。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中国中小微企业数量截至2022年末已超过5200万户,比2018年末增长51%。在今年9月份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工信部已累计培育了创新型中小企业21.5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
金壮龙在中小企业圆桌会议上表示,要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专精特新能力,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发挥更大作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共生、互补的关系,健康发展对稳定供应链、提升产业链发展质量至关重要。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胡钰博士认为,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成为产业供应链发展的关键环节,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的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在今年6月27日的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金壮龙介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四成聚集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超六成深耕工业基础领域,超九成是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供应商,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信部印发的《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供应链,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工信部已印发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如何更好助力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发挥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提出,政策上要持续健全完善中小企业的法规体系,提升其竞争水平。实践中要注重政策的实施,高效利用资金、技术和人才,引导企业重视品牌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
对于中小企业自身,宋向清建议聚焦技术研发和新技术应用,加强融资促进和项目投资,推动产业链对接和跨行业联合。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推动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国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融通发展。积极谋划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阵营的发展。